【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何溢诚】
受台风“桦加沙”影响,花莲堰塞湖溃堤惨剧,17条活生生的人命逝去,迄今仍逾百人失联。
但对民进党政府而言,这些似乎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各级政府官员皆表现得麻木不仁。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24⽇赴花莲视察时,与“立委”傅昆萁爆发激烈口角。傅昆萁质疑政府8月未处理堰塞湖并要求600亿善后经费,卓荣泰态度极其不耐烦,也不等傅昆萁讲完就愤而掉头离席,表示要讲清楚就回立法机构讲。为什么在现场就讲不清楚?非得回立法机构讲不可?
卓荣泰还带着黑雄“绿委”沈伯洋同行,可能是赖清德中意沈伯洋明年代表民进党参选花莲县长?沈伯洋什么都不懂,在现场就等着机会,想和傅昆萁吵架,好争取声量、搏版面。
而赖清德本人并未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关心,24日仅发表一纸“书面慰问”,傍晚却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强调“2026地方选举布局”,被网友批评死亡17人不如一张选票。当政治算计凌驾人道关怀,2300万台湾人民被化约成一张张选票。
到了25日,赖清德总算亲自到花莲去勘灾了,但却一路脸上挂着笑容,面对这么严重的灾情以及17条消逝的人命,真不知他在笑什么?难道他是高兴,终于找到可以修理傅昆萁夫妻的题材吗?
展开剩余79%行政机构秘书长张惇涵,也是民进党的网军头目,这次花莲遭遇大灾,民进党想把所有责任推到花莲县长徐榛蔚以及傅昆萁头上,乃由他下指导棋、号令网军攻击发起。民进党上下沆瀣一气想透过舆论战和认知作战来转移焦点。
抑且民进党立法机构党团群组要趁机攻击傅昆萁夫妻以便落井下石的对话记录也被曝光,对话中的主角王定宇愤而退群,还大骂出现“一堆叛徒”,间接证明这些流传在网上的Line对话记录为真,对照民进党“立委”吴思瑶赶忙在社群平台散布花莲县长徐榛蔚人在海外的不实消息,企图把责任全推给地方县长,事实查核中心当日即证为伪,但绿营侧翼及其网军已大量转发。
据《联合报》统计,灾后24小时内,与赖清德、堰塞湖同时出现的负面关键词在社群媒体骤降47%,取而代之的是徐榛蔚、国民党、缺席等标语,典型带风向、洗版面的操作模式。由是窥知,民进党只想编辑政治剧本吵架,党同伐异、铲除异己,而不是真正帮受灾民众解决问题。何况,赖清德在花莲勘灾,也并未联络花莲在地的唯一“立委”傅昆萁,故意放空他。
赖清德到花莲,满脸灿烂笑容地与救难台军击掌加油。在花莲灾情惨重,人命关天的情况下,这个画面怎么看都充满着违和感,让人觉得不舒服。赖清德途中遇到个小孩,他亲切地问:“你脸怎么那么黑?”他显然不知道小孩的家园,刚被堰塞湖溃堤的泥水给毁了,现场顿时气氛十分尴尬。
2025年9月25日,台湾花莲县,居民清理门口的淤泥,一旁的汽车受损。视觉中国
这让人想起丹娜丝台风横扫全台时,赖清德却只心系726“大罢免”,要灾民自救,不能什么事都靠他们、屋顶自己爬。即使事后再怎么作秀弥补,诸如向民众道歉、给施工人员递水;可是,台湾人民眼睛是雪亮的,不仅丝毫不领情,反而盯着他啵亮的皮鞋看,认为这与泥泞的道路格格不入。
古有明训,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此次台风天灾之所以这么严重,乃是农业部门的人祸所致,再次揭露了赖政府拼政治、轻民生的治理失能。从7月花莲地方政府示警到23日灾难爆发,农业部门两度以暂无立即危险为由拒绝采取断然措施,最终让马太鞍溪成为政治堰塞湖,上游是淤泥碎石,下游则是台湾人民对民进党政府信任度的彻底崩塌。凸显赖清德上任以来系统性轻忽民生,把钱都花在跟美国军火商买武器,预算排挤效应,造成公共投资失衡。人祸,正是其执政路线的必然结果,以下依时序展开。
早在7月底,花莲县政府便三度行文农业部门,要求比照2009年南投模式实施降挖溢洪道或炸坝引流,并于8月15日在立法机构三读通过。谁料农业部门却以坝体庞大、机具难进、评估无立即危险为由,仅同意加强监测与疏散演练。监测仪器22日已测得水位陡升,资料同步传回台北,但经济部门“水保署”直到溃流前5小时才发出红色警戒,地方根本来不及进行大规模撤离。
事后行政机构立即甩锅给花莲县长徐榛蔚,指地方政府未及时疏散,但依《灾害防救法》,堰塞湖属“水保署”权责,地方只能配合。赖清德把政治责任全丢包给地方,留下法律责任空洞,暴露其有功自己抢、有过地方扛的一贯逻辑。
前年风灾,台东知本溪堤防掏空,民进党当局承诺8月完成修复,至今只完成初步疏浚,同样模式复制到花莲,预算被当局以程序审查卡关,地方只能自力救济、堆置沙包。“水利署”2024年曾列管全台52处堰塞湖,却仅编列2.1亿元疏浚经费,平均一处400万,连开凿便道都不够,遑论爆破降挖。资源分配失衡,让安全沦为运气。
全台尚有52处高风险堰塞湖,其中18处位于原住民山区,一旦溃决,疏散距离远、桥梁承载低,伤亡恐更惨重,可是预算与治理仍躺在研究评估阶段。面对气候变迁加剧极端降雨,未来类似桦加沙的强烈台风出现频率将提高1.8倍。硬体投资不足、横向协调失灵、政治责任真空,将成为民进党当局摆脱不掉的三大包袱。如今,花莲灾民已发起“秋斗大游行”,要求究责下台、赔偿重建、预算到位,倘若赖清德仍用网军带风向方式应付,恐触发大罢免骨牌效应,卓荣泰将难逃总辞宿命。
这一年多来,赖清德屡屡高举“抗中保台”大旗,宣扬“台独”意识,赖版“两国论”“17条”,极力扭曲史观、奉承美日,面对关税大战对特朗普一路跪舔,与日本右翼同一鼻子出气,把中国对日抗战胜利说成日本终战,歌颂吹捧安倍晋三让台湾免于炮火,整肃在野党、驱逐陆配,钳制言论自由,厉行威权统治,笼罩绿色恐怖,倾全党之力忙着连搞两波大罢免,根本不务正业。
花莲的洪流冲毁了桥梁与家园,也淹没了赖清德“爱乡土、顾民生”竞选口号,这座名为漠视民生的政治堰塞湖,已到了非爆破不可的时刻。否则,下一次溃堤,就不只是马太鞍溪,而是所有台湾人对民主进步的信任。
发布于:上海市大圣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